心理:本来爱那个
果断的人及时抓住机会找到资金充足的靠山,卖掉公司全身而退,比如两家公司都被成功收购的金志雄。比如,我们深入地去思考一下,可能就会得出这样一个测算模型: 按照这种算法,我们可能前期能够去拓展的市场的天花板只有3%。对我们自身而言,之前,我们开拓企业客户是点对点的;现在,我们开拓企业服务商是点对面的;以前,市场开拓的速是“1+1”,而现在,市场开拓的速度是“1x10+1x10”。 一、为什么说1%的比例是妄想? 1.这个算法太粗放,经不起推敲 “这个市场有多大,我只吃下1%也是非常可观的”,类似的说法在创业圈不绝于耳,而且,更关键的是创业者在说这句话的时候,往往在内心其实还充满了对这个比例远不止1%的幻想 然而,喧哗与躁动之中,过去的一年,文娱产业仅仅是在“过山车”上自嗨了一把,大面积收割并未到来。截至2017年1月,新片场已有实名注册创作人约40万。 同样布局高端私人影院的还有华谊,去年11月盛大开幕的“华谊兄弟电影汇”,据介绍为“融合电影放映、高端餐饮、私人定制服务于一身的全新奢享式影院”,通过会员制提供专属、私密的管家式定制服务。比如《芈月传》原著开始更新不久便被买断版权,跳过了IP孵化的过程,所以本身是没有太多粉丝基础的,但电视剧却
被工商部门拉黑还有可能恢复,但是被吊销了营业执照就只能注销重新来过了。 第三口锅:融资了就可以财务自由 想通过融资来获得财务自由的,要么是骗子,要么是傻子。他们所获得的融资需要对投资人、合伙人、员工、用户和第三方服务商等各个方面负责,每个环节出现失误都有可能给创业基础松松土。 本文来自微信公共帐号“互联网指北”(hlwzhibei)。经历了2017年年初几个月的洗礼,躺枪无数的创业者们现在肯定对这句话深有体会。 然后……嗯,没有然后了。就算难以改变什么,至少也得有“我只是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,我的同行们却要因此失业了”这样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势。 所以有关情怀和创业那点事,也就是这样的关系:情怀是一个不错的消费冲动,但它无论如何也替代不了市场竞争中所需要的核心竞争力。 创业所提供的服务或者产品需要在使用当中不断被检验才能够立足,单纯的情怀只能被用来当做消耗品牌背书的营销,用一次少一次。 这看起来非常全能且了不起,但创业者却没有在忙碌之中做好最重要的那个O。相比于自带
在这种前提下,创业的定义,被局限到「全力以赴,直到完全占领整个市场」。 到北京后,他们买了几张床,最高峰时8个男男女女挤在100平米的房子。 这些90后都曾轻而易举进行过千万元级别的融资,公司估值都曾经过亿。”还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。“欢迎媒体给我们做负面报道。 温城辉不仅自己读书,也要求团队成员读。我觉得创业的本质是:优秀的人不满原有分配体系要出来赚更多的钱,而不是平庸者想要的体面的避风港。 2015年4月,创业邦天使基金给他投了3000万美元B轮,他的公司估值达2亿美金。陷入生活奢侈、数据造假、非法裁员、私吞公款等一系列负面中,最近被爆转战做起“微商”。” 他叫温城辉,创办的网站叫“礼物说”,说是专门帮人挑选礼物的。如今他的超级课程表仍然在亏损与盈利间徘徊。这次尝试很成功,冰锐当年销量超过3000万瓶,深受年轻消费者追捧。